發(fā)布時間:2024-07-12
近日
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一戶村民
在山上撿拾野生菌后
誤將有毒的鵝膏菌帶回
烹飪食用后導致一家4口中毒
被送進醫(yī)院重癥監(jiān)護室搶救
其中,1人不幸身亡
夏季氣溫升高,,降雨增多
又到了野生蘑菇旺盛生長的季節(jié)
野生蘑菇有的營養(yǎng)豐富
是不少人心中的美味
有的卻含有毒素
是極毒的“殺人高手”
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藥物和療法,中毒者死亡率高,。
自然界有毒蘑菇1000多種,,我國有近500種,能使人致命的約100種,。
民間流傳的一些識別毒蘑菇的方法并不可靠,,比如顏色鮮艷者有毒,不生蛆蟲者有毒,,與銀器,、大蒜共煮變黑者有毒等。單純依靠民間傳說識別蘑菇是不安全的,,甚至是很危險的,。
蘑菇的毒性與種類有關,與外形,、顏色,、生長環(huán)境等沒有必然的關系。識別毒蘑菇的科學方法有三種:生物實驗,、毒化分析和形態(tài)學鑒別,。專家們至今還未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鑒別方法。很多中毒者說以前曾吃過“同樣的”蘑菇?jīng)]有中毒,,事實上它們是不同的種類,,只是外觀相似而已,如毒紅菇和紅菇,、松塔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,,外形非常相似,但毒紅菇和松塔牛肝菌是極毒蘑菇,,紅菇和美味牛肝菌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,。
為了避免蘑菇中毒事件發(fā)生,最重要的是不要采摘,、加工,、銷售,、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蘑菇,!不要食用未吃過的來源不清楚的或是似曾相識的野生蘑菇。如果吃蘑菇后頭暈,、惡心,、嘔吐,、興奮、過敏等,,應及時去醫(yī)院就診,,千萬不可疏忽大意。
消費者務必到正規(guī)的超市,、農(nóng)貿(mào)市場購買人工培育的菌類食品,,并保存好購物憑證。不在流動攤點購買野生蘑菇,,不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,。餐飲服務提供者購買菌類食品原料時,一定要索證索票,,做好臺賬,,切記不要隨意采購、加工制作來路不明的野生蘑菇,。
發(fā)現(xiàn)蘑菇中毒者,,應及時呼叫救護車,將中毒者送往醫(yī)療機構,。同時可先讓中毒者服用大量溫鹽水,,然后用手指(最好用布包著指頭)刺激咽部催吐,以減少毒素吸收,。如中毒者出現(xiàn)昏迷,,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,容易引起窒息,。要及時在中毒現(xiàn)場搜集保留蘑菇樣品,,供醫(yī)護人員救治時參考。
?來源丨湖北市場監(jiān)管
一審丨閆雙雙 二審丨趙程程 三審丨杜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