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09
枝江融媒(記者 朱深耕 朱傳嗣)春耕時節(jié),,農事正酣,。近日,在百里洲鎮(zhèn),,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,,如火如荼地開展冬瓜苗移栽工作,。一株株青翠的幼苗整齊排列,為這片沃土注入勃勃生機,,也為當?shù)?ldquo;甜蜜產業(yè)”的豐收播下希望,。
走進守華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的小麥地里,太陽正烈,,尚是青苗的麥田泛著粼粼波光,。田埂邊,農戶們正分工協(xié)作,、動作嫻熟,,開孔、移苗,、合土,、灑水,不一會兒,,幾箱冬瓜幼苗就在田地里“安了家”,。
為什么要種冬瓜?又為什么要從外面移栽冬瓜苗?面對記者的疑問,,守華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技術負責人李加源解釋說:“我們這是訂單農業(yè),,這次是由河南的一個老板提供的冬瓜苗,我們把幼苗移栽過來,,等冬瓜成熟之后,,再由他進行回收。”
據了解,,合作社自今年開始在小麥田里套種冬瓜,,搶抓早冬瓜上市時間,相比往年可以大幅提升經濟收益,。同時,,基地引入滴灌系統(tǒng),結合人工巡查,,確保幼苗水肥均衡,,冬瓜成熟后品質優(yōu)良。
“冬瓜是經濟作物,,比常規(guī)作物的經濟價值要高,。我們合作社目前種了近四百畝的冬瓜。采用套種模式,,要比小麥割了之后再種冬瓜提前上市,,上市時間在七月二十號左右。”李加源向記者介紹,。
通過發(fā)展冬瓜套種模式,,守華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為百里洲鎮(zhèn)探索出一條農技增效新路徑。通過這種“合作社+農戶+訂單”的經營方式,,基地吸納周邊10余名村民就業(yè),,人均年增收可達3萬元。
百里洲鎮(zhèn)指南村村民呂榮燕感嘆:“我們五六十歲了,,能夠在這里打散工,,一年還可以多賺個兩三萬塊錢,我們覺得還蠻開心,。”
從訂單育苗到技術套種,,從節(jié)水滴灌到產銷銜接,這片土地正用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的智慧講述著增收故事,。
一審:何唯
二審:潘德銘
三審:龔春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