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14
枝江融媒(記者 胡煒昊 閆雙雙)兒子意外離世,,欠下十多萬元外債,,安福寺鎮(zhèn)上柏坪村75歲老人王作金悲痛之余打起精神,擴大黃顙魚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,,以自己的能力幫兒子償還債務,,將“誠信”二字寫在心尖上,。
一頂帽子,一件老舊的棉衣,,75歲的王作金精神矍鑠地走在魚塘邊上,,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去年,,王作金兒子因意外離世,,讓這個家庭備受打擊。親人的離去和十多萬元的外債,,壓得75歲高齡的老倆口喘不過氣,。當地政府向老人伸出援手,可老人說不能給人添麻煩,,趁著自己還能動,,要將“誠信”進行到底。為了還清債務,,王作金和妻子決定擴大池塘承包面積,,并開始養(yǎng)殖黃顙魚。
“魚池開發(fā)擴建才五年時間,,當時開發(fā)就用了20多萬,,把原來賺的錢全部投進去了。近幾年都投放的是黃顙魚,,它的養(yǎng)殖成本高一些,,一年20多噸飼料要花20萬,還有魚苗,、藥,、電費等,熱天的時候要天天增氧,,一年電費也要一萬多,。”說起自己的養(yǎng)殖經歷,雖然處處是困難,,但王作金心態(tài)樂觀,,和記者談論時,,臉上還掛著微笑。
黃顙魚為無鱗魚,,容易感染疾病,,王作金除了自己摸索,還常常請教村里有經驗的村民,,幾經探索,,終于摸清楚了黃顙魚的脾性,養(yǎng)殖步入正軌,。
今年上半年,,王作金老人的黃顙魚一共賣出近8萬元,還掉了兒子留下來的一部分債務,。老人告訴記者,,等債務徹底還清,老倆口也就能安享晚年了,。
(責任編輯 張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