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4-06-20
枝江融媒(通訊員 董叢叢)樊丹是一名愛心媽媽,,多年來積極參與“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”行動,“一對一幫扶”殘障兒童,,發(fā)動親戚,、朋友和同事為枝江特護學校捐款捐物,,溫暖了無數留守兒童的心靈,。
“教室里坐著一群失去翅膀的天使,,不幸的孩子們有的聾啞、有的自閉,、有的腦癱、有的智障……”送孩子上學的第一天讓她始終難以忘記。老師告訴她,,孩子們大多數來自農村比較貧困的家庭,,雖然在社會上有各級政府的關愛和扶持,在特校里有老師的照顧和教育,,但他們有的父母外出打工,,很少有時間來探視他們,有的父母本身就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和精神問題,,根本談不上照顧他們,。回到家,,她的心像被什么拉扯著,,給丈夫講了孩子們的情況,決定盡綿薄之力來幫助孩子們,,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,,她丈夫說:“我們的孩子雖然不幸,但他還有我們精心照顧和關愛,。雖然我們經濟環(huán)境并不寬裕,,但我們要為這些可憐的孩子們做點什么,盡我們所能,,能為他們做多少我們就做多少,。”
小龍是來自紫荊嶺的聾啞男孩,十分乖巧,,經常照顧其他小朋友,,他母親也是個聾啞人,家里全靠老實巴交的父親掙錢養(yǎng)家,,家境困難,。有次她到學校看見小龍正吃力地用報紙擦玻璃,,身上穿的上衣短了一大截,。小龍已是半大小伙子,正是愛美的時候,,于是她帶小龍上街,,給他買了嶄新的毛衣、棉襖,、運動鞋和零食,,看見孩子高興地又蹦又跳,她倍感欣慰,。小偉是一個智障孩子,,媽媽患精神疾病,,生活不能自理,更談不上照顧可憐的小偉了,。有一次天氣突然轉冷,,樊丹想起孩子早上穿得少,就拿了衣服給孩子送去,,到了學校卻看到小偉穿著單棉衣,,凍得直打哆嗦,她趕緊跑到街上給小偉買了件毛衣,,送到學校去給他穿上,。看著他暖和了,,樊丹心里才踏實了,。
到特校探視孩子的時候,她看見一個小女孩孤單地繞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走著,,本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卻穿著老氣橫秋,、比自己身子大幾個型號的衣服。老師介紹小女孩叫小明,,是個聾啞孩子,,來自仙女農村,父母在外地打工,,靠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,。校服就是小姑娘最好的衣服,從來沒有看見她穿過裙子,。她很自卑,,經常一個人在操場上行走。暑假得了急病,,幾天不吃不喝,,父母也沒能趕回來,最終還是被送入董市康寧醫(yī)院治療,。聽完老師介紹她心酸不已,,立即給孩子買來春秋套裝和棉襖。在以后的日子里,,每到換季的時候就會給小明置辦一身新衣服,。漸漸地,小明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,,和同學們在一起也合群了,。小明很乖巧,每次樊丹送孩子上學,,她都會跑過來牽著樊丹孩子的手,,帶他去玩耍,。還用手語對樊丹說:樊媽媽好!樊媽媽再見,!也許是受到影響吧,,小明學會了傳遞愛心,主動照顧其他小朋友,,經常幫助那些比她小的同學打飯洗碗,吃飯時幫他們擦滿嘴的飯粒,。
樊丹家庭崇德向善,,平常但不平凡。樊丹家庭事跡引起愛心群眾對特殊孩子的關注,,他們紛紛給孩子們捐款捐物,,奉獻愛心,讓他們能夠和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在藍天下,,共享一份愛,。
來源:市婦聯(liá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