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時間:2023-08-28
2023年枝江市文明家庭事跡展播(五)
市融媒體中心向媛媛,、牟方達家庭
良好的家庭教育帶給孩子的不僅是一個幸福的童年,更是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,,向媛媛夫婦就是秉持這個信念,,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。一人一本書,,睡前的陪伴閱讀時光從孩子三歲起就一直堅持到現(xiàn)在,,在他們的陪伴下,兒子“兜兜”性格開朗溫暖,,興趣愛好廣泛,,待人謙和有禮。三歲起,,他們就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的興趣,,讓孩子從許多興趣愛好中選出架子鼓作為業(yè)余技能,每周堅持陪孩子上課,,并鼓勵孩子堅持練習,,如今,孩子已經(jīng)堅持學習架子鼓四年,。夫妻兩人一直遵紀守法,、尊老愛親、團結(jié)鄰里,,認真工作,,在工作之余給自己充電,向媛媛在業(yè)務時間堅持練字,、繪畫,、學習,丈夫也利用業(yè)務時間學習新知識,,在耳濡目染中給孩子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圍,。
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譚子賢、譚曉東家庭
譚曉東夫婦家庭平日里熱心參與公益活動,,積極參加社區(qū)治理工作,,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,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。在家庭中,,父親譚曉東抓緊業(yè)余時間,,積極自學成人本科,不斷提升個人能力,,以自身行動影響著女兒,,促使她養(yǎng)成勤讀書愛學習的好習慣。在社區(qū)里,,母親李春蓮自愿報名參加防疫值守,、人口普查、反詐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,,在社區(qū)治理中發(fā)揮自己的“余熱”,,熱情服務鄰里,積極奉獻社會,,給女兒做出了好榜樣,。譚曉東夫婦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,將熱愛學習,、樂于助人,、無私忘我、甘于奉獻等優(yōu)秀品質(zhì)“傳授”給女兒,,也形成了遵紀守法、勤儉持家,、孝老愛親的良好家風,。
市教育局賈生萍、高萬東家庭
2003年9月,,枝江的小伙子高萬東參加援藏,,來到了湖北對口支援的西藏山南瓊結(jié)縣中學,高萬東老師在援藏傾心教學工作的同時經(jīng)常走訪藏民家庭,,了解藏族同胞的生產(chǎn)生活,,在和藏族朋友的交往中被藏族人虔誠執(zhí)著、開朗豁達的性格所吸引,,被藏族文化獨特的魅力所感染,。2004年9月,高萬東老師和青海的藏族姑娘賈生萍老師在西藏山南相遇,,源于欣賞和民族認同,,漢族小伙和藏族姑娘喜結(jié)良緣。6年后他們來到枝江定居,,藏族姑娘賈生萍在工作中愛崗敬業(yè),,被評為枝江市骨干教師,;在生活中他們夫妻恩愛、孝敬長輩,,用心教育子女,。女兒品學兼優(yōu)、人見人愛,。兩個不同民族的青年教師就這樣建設了一個美滿的家庭,。
來源:市委文明辦